-
王堯:《我是五月的孩子》自序
這本散文集大致是2022年《上海文學》專欄“紙上的生活”的結集。
2024-12-17
-
王安憶:論長道短
短篇小說在我并不是十分適合的體裁,所以當數(shù)點排列,發(fā)現(xiàn)竟有一百多篇的積累,就感到意外了,不禁要認真檢討寫作短篇的經(jīng)過和得失。
2024-12-17
-
班宇:霧的樣本
對于小說作者而言,談起小說的種種是一件有點危險的事情。
2024-12-13
-
站在時代的潮頭去書寫
從中篇小說《白桔》到同名電影,是一個不斷蛻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從形式上轉換,更需要從理念和內(nèi)核實現(xiàn)華麗轉身,使之真正發(fā)生脫胎換骨的升華。
2024-12-13
-
小乙:以日常為墨,寫最貼近當下生活的科幻文學
在經(jīng)過七年的純文學練習后,我開始嘗試科幻小說的創(chuàng)作。
2024-12-12
-
杜嶠:我想寫古今兩組三人命運的映照與互文
《永年》這篇小說的源頭大概得追溯到一九年,那時我曾對篆刻萌生過一段猛烈而短暫的興致。
2024-12-10
-
百年文學中的北京
從2021年到2024年,經(jīng)過3年的編纂,《百年文學中的北京》終于面世了。
2024-12-06
-
老藤:草木有道亦有情
初讀歐陽修《秋聲賦》,對“草木無情,有時飄零。
2024-12-05
-
莫比烏斯環(huán) ——《蜂鳥》創(chuàng)作談
“孩子,你回來了,真好。
2024-12-02
-
李春雷:結構是骨骼
一部好作品,就好比是一個俊男或一個美女。
2024-12-02
-
彳亍歲月——《兩間》創(chuàng)作談
我的歷史隨筆集《長河千帆過》,收尾的人物是梁啟超。
2024-12-01
-
李郁蔥:經(jīng)驗和想象之詩
很多時候,在個人的寫作中,最后呈現(xiàn)在人面前的,往往是一些出于意外所導致的文字:它不是自己最初所設想的,但它是成立的,就像一次改變了終點的旅行,依然能讓人得到愉悅,而遺憾也恰恰是愉悅的一部分。
2024-12-01
-
程光煒:《小說的讀法》自序
十幾年前,在我的博士生工作訪上,學生問過一個有趣的問題,大意是:目前當代文學史教材有關作家作品的評價,跟近年文學批評文章的觀點似乎比較接近,這是什么原因? 回想當時已出版和正在撰寫的幾本文學史教材,包括我與人合著的教材,確實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2024-12-01
-
金貴這個人——《金絲小棗》創(chuàng)作談
金貴這個人,是我虛構的。
2024-11-28
-
《老飛》創(chuàng)作談:飛之魅
寫《老飛》得益于我幼年生長在飛機場。
2024-11-28
-
雙向游蕩 ——我的城市文學觀
一 《惡之花》中有首十分扎眼的詩——《被殺害的女人》,寫的是一個兇殺現(xiàn)場:一具穿吊帶襪的年輕女尸躺在豪華大床上,周圍是香水瓶、織錦花緞、油畫、大理石柱、華美衣物和首飾。
2024-11-26
-
《白腰雨燕》創(chuàng)作談:失敗者的吉他
《白腰雨燕》初稿完成后不久,我在頭條上刷到了一個很火的視頻:老年版的保羅·西蒙和他的拍檔加芬克爾邊彈邊唱,重新演繹了那首有名的《寂靜之聲》。
2024-11-26
-
陳小手創(chuàng)作談:火與?;?/a>
我從小便覺得火很神奇,倏然而生,明亮炙熱,既能創(chuàng)造,也能破壞,如同神跡一般。
2024-11-25
-
吶喊無聲——《仰視》創(chuàng)作談
風先生輕語了一聲: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
2024-11-21
-
宋方金:兩心之間
在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求學期間,我們寫作課上有項訓練,叫情景還原,即每人挑選一幅圖片,既可依圖起筆寫一個故事,也可先寫故事,最終以圖片作結。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