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呂錚:四十不惑
因為《三叉戟》,呂錚被很多人看到,如今他希望被世界“忘掉”。
2025-04-08
-
跨越二十載的真摯對談,刻錄中國當代文學的潮汐漲落
近日,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了張英的“中國作家訪談實錄”系列《文學仍然在場》《只為內(nèi)心寫作》兩部作品。
2025-04-08
-
從文學地標到旅行熱土
清明假期,記者走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邊城茶峒景區(qū),只見古碼頭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排起長隊,等待體驗拉拉渡,興致盎然。
2025-04-08
-
陳廷佑長篇小說《陶村兵事》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5年4月2日,由作家出版社主辦的“《陶村兵事》研討會”在春意盎然的奧森公園舉行。
2025-04-07
-
國家圖書館紀念袁同禮誕辰130周年
國家圖書館近日舉辦“前哲垂范 文津日新——袁同禮誕辰130周年紀念座談及學術研討活動”。
2025-04-07
-
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將在山西太原舉辦
2025年“世界讀書日”之際,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將于4月23日至25日在山西太原舉辦。
2025-04-07
-
《北上》IP是如何煉成的?專家探討文學藝術雙向賦能
會議現(xiàn)場 4月1日,“文學與藝術的雙向賦能——茅獎IP《北上》的多渠道改編”專題研討會在北京文聯(lián)藝術工坊舉行。
2025-04-07
-
長篇報告文學《火星,我們來了》聚焦中國首探火星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發(fā)射升空;2021年5月15日,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2021年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成功駛上火星表面;2021年11月8日,天問一號環(huán)繞器成功實施第五次近火制動,準確進入遙感使命軌道,開展火星全球遙感探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舉世矚目,在全球首次實現(xiàn)通過一次任務完成火星環(huán)繞、著陸和巡視三大目標,由作家黃傳會執(zhí)筆的長篇報告文學《火星,我們來了》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2025-04-07
-
河北省創(chuàng)新傳播形式讓文學走近大眾生活
“詩歌聯(lián)合課堂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通過評刊會、專家講座、創(chuàng)作研討等形式,使詩歌教育從課堂延伸至文學現(xiàn)場,使詩歌從小眾藝術走向大眾生活,為當代文學生態(tài)注入活力,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
2025-04-07
-
莫言對話威廉姆斯大學師生
3月29日午后,在北京師范大學京師學堂國際寫作中心的一間會議室里,作家莫言與美國威廉姆斯大學師生代表、北京師范大學學生代表展開了一場文學對話。
2025-04-07
-
畢淑敏:青春在山巔開出理想的花
“這部小說,封存著我刻骨銘心的記憶,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說。
2025-04-07
-
從書店到酒吧:圖書玩轉品牌年輕化
學術酒吧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多個大城市悄然興起,成為城市青年時髦的文化現(xiàn)象和文化社交新地標。
2025-04-07
-
城市文學助力石嘴山以文塑城以城載文
原標題:從“煤的城”到“詩的城” 城市文學助力石嘴山以文塑城以城載文 “石嘴山具有‘工礦文化’基因,這種基因無論經(jīng)歷多少代,都會依然賡續(xù)下去,這是石嘴山發(fā)展‘工礦文學’的一大優(yōu)勢。
2025-04-07
-
女性創(chuàng)作的多種可能:在菜市場寫詩,從歷史中借火
一百多年前,弗吉尼亞·伍爾芙以“一間自己的房間”為女性創(chuàng)作爭取精神和物理的雙重空間;一百年之后,女性創(chuàng)作者們相聚在一起,進行一場關于女性話題的“姐妹會客廳”。
2025-04-07
-
肖復興新作《我的學生時代》首發(fā)
“春光駘蕩讀書好——《我的學生時代》首發(fā)式”日前在北京東城區(qū)圖書館劇場舉行。
2025-04-07
-
高吟淺誦天籟間
【科學家的詩詞情緣】 學人小傳 王綬琯(1923—2021),福建福州人。
2025-04-07
-
2024《民族文學》 年度獎揭曉
3月21日,2024《民族文學》年度獎終評會在京舉行。
2025-04-07
-
年輕人又開始為“純文學”排隊了
“和我以前看的展覽不一樣,更有互動性,真的讓‘文學’具象化了。
2025-04-06
-
“舊書新知 鐘鼓書韻”文化市集開啟
春意盎然,墨香滿城。
2025-04-06
-
浩瀚的文化寶庫 醒目的文學地標
“此地江河浩蕩——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建館40周年回顧展”展廳一角。
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