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返古埃及
《古埃及穿越指南》一書作者唐納德.P.瑞安是英國人,是位埃及學家和考古學者,在帝王谷考古發(fā)掘二十余年,因之對埃及古文化名勝和遺跡甚為了解,所寫這本旅游指南以城市遺跡、神廟、歷史雕像為主,最為著名的法老金字塔并不在主要的介紹之中,在登峰造極的卡納克神廟與盧克索神廟上著筆也較為簡單,大約這些都是世人共知的名勝,作者按照自己的文字路線導游,順帶將市民大眾的生活、家庭、習俗、文化、戰(zhàn)爭做一些描敘。
2022-02-16
-
美國文學中的“棒球傳統(tǒng)”
“我在棒球中目睹到了偉大。
關鍵詞:  美國文學2022-02-15
-
惠特曼《草葉集》的思想和文學遺產
沃爾特·惠特曼 我定居美國已經(jīng)有25年了,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和城市鄉(xiāng)村,時常驚嘆于土地的美麗與豐饒,人民的勤勞與創(chuàng)造,與此同時我會想到沃爾特·惠特曼的詩句。
關鍵詞:  《草葉集》2022-02-14
-
氣候變化小說的文化價值
20世紀90年代以來,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頻現(xiàn),氣候變化從方方面面影響著人類生存。
-
名字何以重要
《影子少女》中英文版 拉赫娜·玲子·里茹托 《影子少女》(Shadow Child,2018)美國日裔作家拉赫娜·玲子·里茹托(Rahna Reiko Rizzuto)的第二部小說,其中的主題延續(xù)了她的處女作小說《她為何離我們而去》(Why She Left Us,2000)以及回憶錄《清晨的廣島》(Hiroshima in the Morning,2010)中對美國日裔歷史的審視和對廣島原爆的反思。
關鍵詞:  《影子少女》2022-02-11
-
《聶魯達回憶錄》:坦白說誰曾活過
喜愛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智利詩人聶魯達(筆名Pablo Neruda, 原名Neftali Ricardo Reyes Basoalto,1904-1973)其人其作的讀者,相信不會錯過2016年上映的法國電影《追捕聶魯達》(Neruda),也應該已經(jīng)看過意大利經(jīng)典名片《郵差》(Il Postino)。
關鍵詞:  《聶魯達回憶錄》2022-02-10
-
把真相告訴孩子,并為他們找尋希望
大江健三郎 資料圖片 莫里斯·森達克 資料圖片 《野獸國》內頁 資料圖片 《莫里斯·森達克:藝術家及其作品慶典》封面 資料圖片 熟悉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晚近作品的讀者可能都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在其晚年作品群中,有四部長篇小說(《被偷換的孩子》《愁容童子》《水死》《晚年樣式集》)和一部長篇隨筆(《大江健三郎口述自傳》)都曾提及莫里斯·森達克及其繪本《在那遙遠的地方》。
2022-02-10
-
科幻作為方法:交叉的平行宇宙
科幻小說的起源也許非常早;有的研究者——如英國科幻作家、學者亞當·羅伯茨(Adam Roberts)——將古羅馬的希臘語作家盧奇安的諷刺小說《真實的歷史》(周作人曾翻譯成中文),看作最早的科幻小說,因為其中寫到人們在太陽系的旅行。
-
從游擊隊員到《最后來的是烏鴉》
卡爾維諾 1940年,也就是墨索里尼決定站在德國一方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那一年,卡爾維諾17歲,是他家鄉(xiāng)圣雷莫的一名高中生,看上去正當芳華。
關鍵詞:  《最后來的是烏鴉》2022-02-07
-
《布登勃洛克一家》:市民階級的心靈史
1 1897年5月,出版商薩繆爾·費舍爾致信旅居意大利羅馬的托馬斯·曼:“如果您肯給我機會出版一部大型散文作品,哪怕是一本篇幅不那么大的長篇小說,我將非常地高興”[1]。
關鍵詞:  《布登勃洛克一家》2022-02-07
-
“重返 19 世紀”與外國文學研究話語更新
一、何言“重返”? 不少人認為,西方文學的19世紀離我們已比較遙遠了,尤其是,從五四迄今一百多年來,我國學界對它的研究與認識已比較深入,缺少可資借鑒的新資源,是一個“陳舊”的學術領域。
-
博爾赫斯:完美的責任是接受夢境
讀兩個人的書會使人自嘆讀書太少。
關鍵詞:  博爾赫斯2022-01-28
-
從小說《克蘭福鎮(zhèn)》看維多利亞時代
1817年,英國攝政王唯一的繼承人夏洛特公主分娩時嬰兒夭折,公主本人也不幸離世,而她的11位叔叔、姑姑都沒有合法繼承人,漢諾威王朝瞬間陷入后繼無君的窘境。
關鍵詞:  《克蘭福鎮(zhèn)》2022-01-20
-
葉桂杰:《了不起的蓋茨比》讀札
一、關于中篇小說的敘事空間和寓言屬性 《了不起的蓋茨比》(巫寧坤譯本)是一部中篇小說。
2022-01-18
-
愛倫·坡筆下女性的死與轉生主題
年少時,在愛倫·坡的短篇中我最喜愛《金甲蟲》,要說在《金甲蟲》中最中意的場景,那便是主人公、業(yè)余昆蟲采集家勒格朗家的黑人奴隸朱庇特,將一只胡桃大小、黃金般閃著光澤的沉甸甸的黃金甲蟲,拴在長長的繩子一端,手握甲蟲,攀上美國森林里最挺拔威風的鵝掌楸 (tulip tree)——學名為 Liriodendron tulipifera的巨木——頂端,從樹梢上將金甲蟲垂下來。
關鍵詞:  愛倫·坡2022-01-18
-
判決、獻身與反抗:卡夫卡作品中的自殺書寫
卡夫卡關注自殺、思考自殺、想象自殺、書寫自殺,并在小說中塑造了眾多自殺者形象。
關鍵詞:  卡夫卡2022-01-17
-
初為人母是女人一生中的巨大危機
初為人母,對女性意味著什么?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作為女性和母親意味著什么?生育,不僅是自然事件,更被我們的文化所定義。
2022-01-17
-
《謊言守護人》:世界曾被治愈的樣子
對于一個作家而言,第一部作品一定會有一些特別的氣質,也許以后他會寫出更完整、更成熟的著作,但是第一次的急切感和純真感卻再也不會出現(xiàn)了。
關鍵詞:  《謊言守護人》2022-01-16
-
聆聽雪花飄落的聲音
生活繁復,四季流轉,日月盈仄。
關鍵詞:  《大地仍躲在棉被下越冬》2022-01-14
-
契訶夫的薩哈林之行
《薩哈林旅行記》是俄國著名中短篇小說家和劇作家安·帕·契訶夫(1860-1904)的一部大型游記,是他在1890年赴薩哈林旅行的產物,最初出版于18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