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子善:巴金三題
說“夢想的個人生活” 一九三三年一月十六日,上?!稏|方雜志》第三十卷第一期推出“新年特輯”,邀請京滬等十一城各界人士共二百四十四位撰寫“新年的夢想”。
2024-04-18
-
錢鍾書、梅益與夏志清一九八三的歸來
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日晚,哥倫比亞大學(xué)教授夏志清搭乘CA930航班,從南朝鮮(建交前我國稱“大韓民國”為“南朝鮮”)到達北京,時任中國社科院文學(xué)研究所所長的許覺民等到機場迎接。
2024-04-17
-
《茶館》寫于哪一年?
校一本書稿,看到其中有句話說老舍先生的話劇《茶館》寫于1956年。
2024-04-17
-
1972,安東尼奧尼在中國的匆匆一瞥
晚年的安東尼奧尼 攝制組用敞篷車拍攝街景 攝制組用敞篷車拍攝街景 “中國的誘惑” “您想回中國嗎?”2004年,在意大利費拉拉的安東尼奧尼家中,中國紀錄片導(dǎo)演劉海平、侯宇靖夫婦這樣問道。
2024-04-17
-
丁帆:父親最后的眼淚
我從小頑劣,六歲時,識得幾十個繁體漢字,便懵懵懂懂上了小學(xué)。
2024-04-17
-
王錫榮:說說魯迅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意識
當(dāng)下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問題受到公眾的關(guān)注,我想起,魯迅在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方面,也是很有故事的。
2024-04-17
-
溫儒敏:陳平原的人間情懷
今年初,二十四卷本《陳平原文集》由商務(wù)印書館出版。
2024-04-16
-
解碼塔什干:中國作家的亞非作家會議之旅與中亞的空間政治
內(nèi)容提要 1958年召開的首屆亞非作家會議是二戰(zhàn)后亞非團結(jié)運動在文化領(lǐng)域的重要事件。
2024-04-16
-
最早撰文評論《圍城》的人是誰?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名作,一經(jīng)發(fā)表,如花引蝶,招來種種評述。
2024-04-16
-
“譯員讀書要廣泛一些”
李景賢先生是著名外交官,他曾任中國駐格魯吉亞、烏茲別克斯坦大使,常年在蘇聯(lián)、俄羅斯工作。
2024-04-16
-
慕津鋒:我兩次拜訪“紅學(xué)大師”馮其庸
2024年2月3日,是馮其庸先生誕辰百年。
2024-04-15
-
“給人間添一點溫暖”——記巴金與羅蓀的點滴往事
1962年,(坐者從左往右)羅蓀、劉白羽、秦怡、中島健藏(日本友人)、陽翰笙、巴金合影 1979年,巴金率中國作家代表團訪法,在法國合影(從左往右:羅蓀、巴老、小林、徐遲) 1982年末,我轉(zhuǎn)業(yè)到市文聯(lián),被臨時安排幫助編“文革”大事記和其他雜事。
2024-04-15
-
雨絲風(fēng)片座中春——程毅中先生晚年瑣記
程毅中,1930年3月生,江蘇蘇州人。
2024-04-15
-
少年中國學(xué)會與新文化運動
?。ㄉ希?在五四風(fēng)潮的推動下,未能達成預(yù)期目的反而有所損失的幾派勢力遙相呼應(yīng)發(fā)起新文化運動,[1]旨在延續(xù)五四的社會運動,以便繼續(xù)與安福系抗?fàn)幚p斗。
2024-04-12
-
《雅舍小品》與《鮮為人知》
2024年元月末,我,一個年已七旬的老人,終于手不釋卷地翻閱完了《鮮為人知》。
2024-04-12
-
陳子善:記憶中的錢谷融先生
2011年9月10日,本文作者與錢谷融先生(右)合影 寫回憶文壇前輩的文章,越是熟悉的,越不容易寫。
2024-04-12
-
齊邦媛:現(xiàn)在,死更是多么富麗
臺灣作家簡媜有一次問齊邦媛:“您有沒有想過最后的時刻?” 齊邦媛說:“我希望我還記得很多美好的事情,把自己收拾干凈,穿戴整齊,不要不成人樣要叫人收拾。
2024-04-12
-
葛濤:關(guān)于魯迅所刻的“早”字
眾所周知,魯迅在三味書屋讀書時,曾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字。
2024-04-12
-
金庸:以前在上海辰光
說到金庸的“以前在上海辰光”,那是他從1947年離開杭州后到1948年赴香港前的一段時光。
2024-04-12
-
傅敏編《傅雷家書》中的朱梅馥
2024年4月7日是翻譯家、藝術(shù)評論家傅雷誕辰116周年。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