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宮日歷》最早始于1930年末
原標題:《故宮日歷》笑傲市場那些年 又臨年末,新年將至。
-
《新青年》雜志的傳播策略
《新青年》運用媒介傳播的力量,推動“倫理革命”和“文學革命”,改變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引領白話文運動的發(fā)展。
-
漫談《原野》初版本
曹禺先生在新中國成立前創(chuàng)作的劇作,絕大多數(shù)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
《世說新語》與《說苑》
在《世說新語》之前,古代典籍的編纂方式大體不外分類式、分卷式和編年式三種。
-
人文社版列夫·托爾斯泰作品掃描
1951年后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列夫?托爾斯泰出版,從一個側面展現(xiàn)了這位俄羅斯文豪在新中國讀者中的接受史。
-
《后西游記》在日本
年初的時候,我去了一次東京,現(xiàn)在想來真是不可思議。
-
黃發(fā)有:書信里的文學期刊史跡
在文學期刊的工作信函中,最常見的有約稿信、退稿信,約稿信和退稿信往往有清晰的時代印痕,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看到紙質的約稿信和退稿信了。
-
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裝幀設計的審美追求
原標題:民族風、文藝韻、時代感——以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的初版本為例看其裝幀設計的審美追求 裝幀,雖然在今天指的是書籍的美術設計,但在現(xiàn)代(1919—1949),主要還是指書籍的封面設計。
-
最早版本的《新華字典》是如何誕生的
魏建功(1901—1980)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教育家。
-
黃發(fā)有:論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的史料拓展
當代文學批評史是當代文學史的獨立分支,也是當代文學學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
操樂鵬:建國初期蘇聯(lián)文學通俗本考釋
1950年,葉圣陶在對建國以來文學出版事業(yè)的回顧中,特別提到通俗讀物和少年兒童讀物,并指出,“通過適當?shù)男问?,在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之下,就量與質兩方面,更多地滿足工農(nóng)兵大眾的新要求,在今天已經(jīng)大有必要了”。
關鍵詞:  操樂鵬蘇聯(lián)文學通俗本2020-09-24
-
《趙清閣文集》出版
中國現(xiàn)代文壇上,熠熠生輝的人物比比皆是,而趙清閣則如同是潛埋在文壇深處的一?!罢湄愡z珠”而不為世人所矚目。
-
亞東圖書館與《少年飄泊者》的暢銷
摘要:《少年飄泊者》是一部被亞東圖書館印行27版之多的暢銷小說,對中國現(xiàn)代社會變革和文學發(fā)展起到過重要的推動作用。
-
《牡丹亭》藍本論爭中的一些問題
古代中國最著名的戲曲《牡丹亭》,除作者湯顯祖在《題詞》中提及淵源關系不很明顯的本事外,問世之后長達320多年的時間內,無人指出其來源。
-
《史記》古寫本學術價值谫說
日本龍谷大學藏14世紀《英房史記抄》所錄《垓下歌》(右數(shù)第4行起)。
-
王賀:“非單一作者文獻”與全集編纂
在《魯迅全集》的編纂與出版中,是否完整收入由魯迅、許廣平合作完成的《兩地書》,是一重要問題。
-
莫礪鋒:唐詩選本對小家的影響
摘要:唐詩選本對唐代詩人的知名度及唐詩作品的經(jīng)典化有著極大的影響,但主要體現(xiàn)在小家身上。
-
《胡適留學日記》原稿等"亞東遺珍"在京亮相
2020年是新文化運動105周年,一批原由亞東圖書館珍藏的、新文化運動領袖人物胡適、陳獨秀的珍貴手跡將亮相拍場。
-
華東師大圖書館藏錢鍾書先生藏書述略
這四種西文藏書,內容為西方文學研究,購買時間為1935—1938年錢楊旅歐時期,與《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中筆記記錄時間重合,是錢鍾書西洋文學積累的重要階段。
-
許壽裳與1938年版《魯迅全集》
魯迅逝世后,編印魯迅全集即成為普遍的社會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