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曉升:想到的和沒想到的
楊曉升,《北京文學》社長兼執(zhí)行主編,編審,曾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選的“全國新聞出版行業(yè)領軍人才”稱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
-
我為什么寫《地動》
《地動》 石舒清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重要信息 關于海原大地震,我在寫作過程中整理到一些信息,有必要在這里重述一下: 一、海原大地震發(fā)生于1920年,那年公歷閏年,全年三百六十六天;農歷無閏月,全年三百五十四天。
-
艾瑪:碎片之下
我的電腦桌面上有許多文字的碎片,手機、iPad的備忘錄里也有,有時在路上有所見聞,或平日里一時有感,便隨手記下。
-
范小青:文學干什么
文學寫作者該干什么呢?這是廢話。
-
《第一爆》創(chuàng)作談:消失的白暨豚和消失的故事
我剛遷居南海邊那會兒,聽說幾年前,成群的白海豚頻繁出沒于內伶仃洋面,有時候,它們會游進深圳灣來嬉戲,在海水中露出青灰色或灰白色或粉白色身子,張望著小眼睛,看美麗的黑臉琵鷺優(yōu)雅地從頭頂緩慢飛過,好奇地打量蛇口、青山、馬山和天水圍山上郁郁蔥蔥的植物。
-
揚起鳳頭展翅飛
萬事開頭難,寫散文也不例外。
2021-03-16
-
小白:人工智能早晚會創(chuàng)造出一部像樣的文學作品
好像為了印證小說中某種假設,故事借用了一個古老母題,像希臘人皮格馬利翁那樣,有些人就是會愛上自己的創(chuàng)造對象。
關鍵詞:  人工智能2021-03-16
-
王安憶:小說的載體
這是作家王安憶2019年在浙江大學一次講座的內容,文字稿經本人于2021年1月24日整理、修訂。
-
透過每位老人的白發(fā),都能窺見隱在歲月深處的往事
每個人都有往事的。
關鍵詞:  海飛《長亭鎮(zhèn)》2021-03-16
-
觀心觀物——長篇小說《年華》創(chuàng)作瑣記
人生是用來經歷的,同時也是用來書寫的。
-
李浩:舊瓶和可能的新酒
它的出現(xiàn)完全是偶然。
關鍵詞:  李浩2021-03-15
-
王鼎鈞:月是故鄉(xiāng)明
今年是牛年,我是屬牛的,今年是我的本命年。
-
陳倉:自己為自己料理后事的人是多么孤獨
父親捎話來說,他欠我了。
關鍵詞:  陳倉2021-03-12
-
觀心觀物——長篇小說《年華》創(chuàng)作瑣記
人生是用來經歷的,同時也是用來書寫的。
關鍵詞:  《年華》2021-03-12
-
西渡:關于《奔月》
這首詩對我不是一時興起。
-
小說的靈魂就像是太陽
小說是最能體現(xiàn)和印證“文學是人學”這一偉大論斷的體裁。
-
閱讀與寫作的辯證關系
2019年秋天,我到北京師范大學攻讀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文學創(chuàng)作方向的碩士研究生(與魯迅文學院聯(lián)合培養(yǎng)),有幸傾聽了諸多精彩的課程。
-
人之所以造物,是對過往時間的體認
關于匠人的論述,古已有之。
-
唐諾:努力把一個個四下散落的常識聚攏起來
01 《聲譽》是一本并不深奧的小冊子 二零一零年香港書展,梁文道特別找了個我們兩人可抽煙的說話地方,很大一部分時間我們談一個大致已消失掉的書種——“小冊子”,原生地是歐陸,時間是感覺有事發(fā)生、人得做點事的現(xiàn)實風雨時日。
-
王松:“王三奶奶”是誰
傳說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也值得思考。
關鍵詞:  王松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