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為官者要緊的不是說話口燦蓮花,不是作文滿紙煙霞,而是做事件件踏實!敝骷彝踯S文與清代名臣陳廷敬——
跨越三百余年的“對話”
人物介紹
陳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號說巖,晚號午亭,清代澤州人(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zhèn)皇城村)。順治十五年(1658年)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給他加上“廷”字,改為廷敬。歷任日講起居注官、經筵講官、工部尚書、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康熙字典》總纂官等職。
王躍文:湖南溆浦人,現(xiàn)任湖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省文聯(lián)副主席。出版有長篇小說《國畫》《梅次故事》《大清相國》《愛歷元年》,中短篇小說集《漫水》《無雪之冬》,散文隨筆集《幽默的代價》等。2014年中篇小說《漫水》獲魯迅文學獎。其作品既有對現(xiàn)實矛盾的銳利揭示,又有對歷史長河的人文發(fā)現(xiàn),也有對故鄉(xiāng)的深情回望。
引言
作家王躍文心里一直記得十年前的那個冬日。料峭寒雨中,他來到位于山西陽城的陳廷敬故居皇城相府。
在當地人的娓娓講述中,陳廷敬被描繪得引人入勝。這段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揭開了一段被歷史風塵遮蔽的人和事——
三百多年前的康熙朝,陳廷敬曾做過吏、戶、刑、工四部尚書,后任文淵閣大學士。但后人除了知道他是《康熙字典》總纂官,似乎并不太了解他平生的功業(yè)。一大原因,是陳廷敬做事踏實,但為人低調。
那一天起,王躍文開始了與陳廷敬穿越時空的多年“對話”。2007年,他以長篇小說記錄了這場思想和心靈的雙重跋涉,這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大清相國》。
十年后,又是一個冬日。
王躍文再次造訪陳廷敬,一杯清茶,對話古今,談家談國,談規(guī)與律,談德與禮,談為人、談為官……
家嚴家慈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兩條:一是忠誠,二是清廉
王躍文:先生出身于士大夫家庭,從小就受到父母悉心教育。到了晚年,您還曾寫過一句詩:“不負當年過庭語,先公曾許是清官”,以此來表達自己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仡櫼簧,您感覺家庭對您最大的影響是什么?
陳廷敬:家嚴可以說是我的第一位啟蒙老師,老人家教我的不僅僅是識文斷字,更重要的是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四書五經都是理治之書,也是修身養(yǎng)德之書。家慈善良賢德,常以忠厚正直教育子女。記得康熙四年,我回籍省親完畢,返京之日母親耳提面命,諄諄告誡我:“汝往哉!吾為汝娶婦嫁女,治裝具給資斧焉,慎毋愛官家一錢!崩夏刚f替我娶兒媳嫁女兒,我的一應盤纏及置辦官服的錢都從家里拿,不許我貪官家一分錢。我終生為官都謹遵母訓不貪不占;仡櫰缴鋈藶楣,家嚴家慈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兩條:一是忠誠,二是清廉。
治家立規(guī),一是要嚴格,二是要力行
王躍文:先生自律甚嚴,治家亦嚴。您總是囑咐家里人,凡行為不端、送禮請托者,一律不準進家門;您還曾寫家書奉勸弟弟,不要跑官污了清名。在立規(guī)治家方面,可否請您分享一下心得和體會?
陳廷敬:我們陳家從老祖宗那里繼承的規(guī)矩就是要家風清白。家風講究一代一代傳承,一代一代的發(fā)揚光大。我在京為官50多年,歷任吏戶刑工四部尚書,后來又忝列文淵閣大學士之職。位高權重了,家人會看我怎么做人行事,同僚及百姓也會看我怎么做人行事。每個家庭都有個主心骨,樹家風就靠這個主心骨。父親越來越年邁,我官位越來越高,慢慢就成了陳家的主心骨,樹家風的擔子自然落在我的肩上。
我依祖制立下嚴格的家規(guī),自己身體力行樹立榜樣。弟弟陳廷弼放臨湘知縣時,我寫詩勸誡說:宦途憐小弟,慎莫愛輕肥。自古官場都是個大染缸,我勸弟弟千萬別沾上貪愛輕裘肥馬的奢靡生活習氣。弟弟在臨湘任上官聲不錯,可惜他后來在廣東糧道任上以貪墨之罪被參,我非常痛心。我立規(guī)矩要求家人儉樸度日,自己必須首先這么做。我在京城過的日子很清苦,菜根度日皆為常事。家人因長年吃素臉成菜色,多少有些抱怨,我就得同他們講清道理。我還為自己家嚼菜根寫過詩:殘杯冷炙易酸辛,多少京華旅食人;索莫一冬差有味,菜根占得菜花春。治家立規(guī),一是要嚴格,二是要力行。
德福實為一體,修身立德不可須臾懈怠
王躍文:您說過“耐得清貧始為官”。有一句話叫“當官發(fā)財兩條道”,您怎么看?在您所處的時代,做個清官其實是很難的。在幾十年的宦海生涯中,您卻能一直保持清廉,其中的奧秘是什么?
陳廷敬:正如您所說,做清官確實很難。官場腐敗,我憂心忡忡,建議從剎住奢靡之風入手,提倡節(jié)儉,以挽頹風。我的建言被采納,可惜執(zhí)行不太得力。說到自己能保持廉潔,也沒有太多奧秘可言。我是個讀書人,始終不忘讀書人的本性。自古為學,讀書即是修身。修身之要,首在養(yǎng)德。易云:厚德載物。這是千古良訓。國語云:惟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為學必致于用,不能心口相悖。我在官場臨深履薄50多年,日子雖然過得清貧苦寒,卻能善始善終掛冠還鄉(xiāng),這是最大的福報。德福實為一體,修身立德不可須臾懈怠。
不但口福當止于半飽,大凡名利欲念都應止于半飽
王躍文:您有一個別號,叫“半飽居士”。這從一個側面表明您知足知止、從不貪得的謹慎之心。如何平衡積極有為和知足知止的關系,可否分享一下您的心聲和感悟?
陳廷敬:“半飽居士”這個別號,實則是我對自己的告誡。我時刻提醒自己,不但口福當止于半飽,大凡名利欲念都應止于半飽。勇者善進,智者知退。天下謀進者多,愿退者少。須知福祚無邊,人有竟年。全福之人少有,好處不可占盡。害莫大于無饜,利莫大于止足。惟有止足,進亦不險,退亦無憂。我是在最風光時告老還鄉(xiāng)的,無貪位戀棧之念。我歸田之后,雖又應詔入閣視事襄理朝政,但只埋頭編輯《康熙字典》。
立規(guī)矩,要敢于開生面
王躍文:您剛剛到吏部上任時,就立下規(guī)矩:“自廷敬始,在部絕請托,禁饋遺。”您當時是怎么想的?對于“立規(guī)矩”的意義,您是怎么看的?
陳廷敬:我任吏部尚書之前,往堂官那里送銀子是常有的事。我上任之日,就在吏部立下規(guī)矩,從此以后來部辦事不準送錢,也不準受人之托而徇私情。我有個門生在地方做布政使,他想謀個巡撫的職位,一日天黑趁人不備跑到我家里送銀子。依官場多年陋規(guī),門生送點禮給老師似乎很自然,但我不循陋規(guī)堅辭不受,還把這位門生好好教訓了一頓。這位門生不聽勸,后來到底出事了,實在遺憾!我主吏部時,事情都敞開來辦,舉賢薦能唯公唯實。官場陋規(guī)是三尺之冰,非一朝一夕之事。倘若大家都因循成例,則諸事不可為,只能尸位素餐做個庸官。立規(guī)矩,要敢于開生面。
讀書人當踐君子之道,苦行而樂為
王躍文:您的一生,是積極作為的一生,也是修身養(yǎng)性的一生!秶Z》有言:“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可否請您談談對這八個字的看法?
陳廷敬:《中庸》有云:“君子之道譬如遠行,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币馑际钦f君子修身立德,好比長途跋涉,必須由近及遠;又好比登臨高山,必須自下而上?梢,先哲古賢都明白積善成德非常不易。但是,從惡,干壞事則是非常容易的。惡或者壞,契合著人之本性中最脆弱處,人稍不警醒就從這最脆弱處崩塌了。故而,從善、修身、養(yǎng)德,實在是很難的。但讀書人當踐君子之道,苦行而樂為。
人有毛病有缺點并不足畏,要緊的是人須時常自我檢點,自我反省
王躍文:時人曾送給您八個字的評價:“卿為耆舊,可稱全。”您如何修煉到如此之高的境界?
陳廷敬:如此嘉許我的為人,說實話我是十分欣慰的。但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肯定有很多毛病。人有毛病有缺點并不足畏,頂要緊的是人須時常自我檢點,自我反省。正如荀子所說,每日都要三省吾身。從善向德之行永無竟期,當時刻念著師法先賢、師法大道。雖不可人人成圣賢,但須終生持思慕圣賢之心念。
為官者既然立規(guī),自己就先要執(zhí)行,是為自律;又要接受別人的監(jiān)督,是為他律
王躍文:依規(guī)和立德統(tǒng)一,自律與他律結合,這是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的深得人心的治理智慧。您熟諳歷史、洞悉政事,對此一定有很深的感觸。
陳廷敬:我曾受命督理錢法,去寶泉局的第一天,我就指天為誓:“此天下錢之由出也,吾自矢不受一錢,愿諸公同之。”我話音剛落,就有寶泉局官員奉上一枚秦半兩,說:“依寶泉局風俗,拿一枚舊錢系在腰間可以避邪!眳^(qū)區(qū)一枚舊錢,實為鑄錢銅料而已,其價甚微;又聽說是寶泉局風俗,加上我新來乍到礙于面子,就收下系在腰間。過不多久,寶泉局小吏送一袋樣錢到衙署讓我檢視,依過去成例我可以把樣錢留下來自己用。但是,我認為這是寶泉局向官員行賄的戲法,便立下新規(guī)矩,不準官員私留樣錢。寶泉局小吏拿走樣錢后,我看見桌上落下一枚銅錢。一枚銅錢實在不算什么,我一時也不在意。后來,我再去寶泉局的時候,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到這里的時候就立下不受一錢的誓言,如今不小心就受了二錢。我馬上派人回衙署取回桌上的銅錢,又把腰間秦半兩取下,一并交還寶泉局。
為官者既然立規(guī),自己就先要執(zhí)行,是為自律;同時,又要接受別人的監(jiān)督,是為他律。說到根子上,即從細小處做起,是為積小善而立大德。
為官者要緊的不是說話口燦蓮花,不是作文滿紙煙霞,而是做事件件踏實
王躍文:先生為官一生,身居高位,卻務實低調。這讓我想到了司馬遷在《史記》中推崇的那種“循吏”,腳踏實地做事,不圖虛名?煞裾埬嫦蚝笫赖膹恼,分享一下自己的為官之道?
陳廷敬:為官者都是讀書人,讀過很多理治之書,治國愛民的大道理懂得很多,嘴上說的筆下寫的都冠冕堂皇,稍不留神就會成為空談之輩。加上,讀書人若不用心則不通實務,官被吏欺的事自古常有。我從小就被父親教導不可讀死書,必須學會干實事的才能。我督理錢法,則細心考究銀價跟銅價的關系,提出改鑄輕錢以杜絕奸商毀錢鬻銅之后路。我奉命查看災情,則細探層層報災及朝廷賑災環(huán)節(jié)之弊端,提出賑災“活民”在先,勘查災情隨后的辦法,既為受災百姓辦了實事,又讓某些官員發(fā)救災財少了機會。為官者要緊的不是說話口燦蓮花,不是作文滿紙煙霞,而是做事件件踏實。
清正廉潔,篤實能干。為官者必以此自律自勉
王躍文:請您為后世的為官者題寫一段寄語。
陳廷敬:清正廉潔,篤實能干。為官者必以此自律自勉。
(文本撰寫:王躍文)
(本版照片均為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