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加強文學交流 賡續(xù)中俄友好
來源:人民日報 | 曲 頌  2025年05月10日08:52

“偉大的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戰(zhàn)爭與和平》中寫道:‘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歷史的記憶和真相不會隨著歲月流逝而褪色,帶給我們的啟迪永遠映照現(xiàn)實、昭示未來。”習近平主席5月7日在《俄羅斯報》發(fā)表的署名文章中引用俄羅斯經(jīng)典文學作品,引發(fā)廣泛共鳴。

中俄兩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大國在文學領域的交流源遠流長,生動詮釋文明互鑒理念。中俄加強人文交流有助于增進相互了解,賡續(xù)兩國人民友誼,助力雙邊關系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

穿越歷史,經(jīng)典作品永不褪色

“我讀過很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萊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肖洛霍夫,他們書中許多精彩章節(jié)和情節(jié)我都記得很清楚?!绷暯街飨?014年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說。

中俄文學交流的長河中,19世紀詩人、現(xiàn)代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普希金是重要源頭之一。普希金的小說《上尉的女兒》是第一部以單行本形式出版的中譯俄羅斯文學作品,也被一些學者認為是俄羅斯文學在中國譯介和傳播的起點。普希金對中國文化興趣濃厚,在一首詩中,他寫道:“哪怕去遙遠的中國的長城腳下”。

19世紀下半葉,俄羅斯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與中國經(jīng)典相遇。1884年2月,他在一封信中寫道:“我在讀儒家著作,這已是第二天了。難以想象,它們達到了不同尋常的精神高度?!?909年11月,《中國圣人老子語錄》俄文本出版,81歲的托爾斯泰撰寫前言《老子學說的實質(zhì)》。

100多年來,大量俄羅斯文學經(jīng)典作品被翻譯、引進中國。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等文學巨匠對中國文學界產(chǎn)生持久而深遠的影響。以高爾基、肖洛霍夫等作家的作品為代表的蘇聯(lián)文學影響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發(fā)展,書中反映的蘇聯(lián)人民斗爭經(jīng)歷啟發(fā)了中國進步青年的革命意志。

中國文學作品在俄羅斯的翻譯和傳播始于19世紀,早期以介紹古典詩詞歌賦、戲曲和章回小說等為主。1917年—1918年間,俄羅斯詩人古米廖夫翻譯并出版了中國詩選《瓷亭》。蘇聯(lián)時期,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開始成為譯介重點,魯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被介紹到蘇聯(lián)。

直到今天,兩國經(jīng)典作品仍然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仍在中國圖書市場暢銷,作品不斷被重譯。廈門大學外文學院助理教授、青年翻譯家李春雨對本報記者表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讓人手不釋卷、回味無窮;其對人性的探索和對時代命題的預見,對今天仍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全俄2023年年度最佳圖書獎評選結果顯示,由俄羅斯尚斯國際出版社出版的俄語版中國古代詩詞鑒賞系列叢書《詩歌的元素——七至十世紀的中國詩歌》《星星的客人——李白:詩歌和散文》《詩鬼李賀》獲得“最佳經(jīng)典文學”類最佳圖書獎。

深化合作,文學交流碩果累累

中俄青年作家論壇等合作機制推動兩國新生代作家直接交流;兩國高水平舉辦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框架下各項活動,為兩國文學互動注入了新動能……近年來,中俄務實合作不斷深入,人文交流機制不斷完善,兩國文學交流互鑒碩果累累。

2024年6月,俄羅斯著名當代作家、女性文學領軍人物柳德米拉·烏利茨卡婭的作品首次在中國結集出版。其作品最早譯介者之一、北京大學教授任光宣認為,俄羅斯當代文學植根于俄羅斯經(jīng)典文學的深厚土壤,融合了各種新文學流派,呈現(xiàn)出多層次、多元化的鮮明特點。

中俄政府間經(jīng)典互譯項目以及中國多省作協(xié)在俄羅斯推動的“中國地域文學”專題譯介工作等為中國文學出海俄羅斯起到了推動作用。劉慈欣、余華、劉震云、周梅森、紫金陳、周浩暉等作家的作品在俄羅斯廣受歡迎。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東方系副系主任阿列克謝·羅季奧諾夫認為:“當代中國文學呈現(xiàn)出三重魅力:既承載千年文明的傳統(tǒng)基因,又展現(xiàn)經(jīng)濟奇跡下的當代精神圖譜,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迥異于歐洲的文化審美體系?!?/p>

俄羅斯青年詩人伊莉莎維塔·阿布杜什諾娃在中國生活、學習7年,全情投入到俄中詩歌翻譯中。她不但作為編輯和翻譯出版書籍,還與中國詩人、作家廣泛交流,開設網(wǎng)絡播客介紹兩國詩歌?!霸姼铻閮蓢贻p人溝通交流搭建了一座橋梁。”阿布杜什諾娃說。

“當代俄羅斯文學的獨特價值不容忽視?!崩畲河暾J為,對中國讀者而言,它們是理解當代俄羅斯的窗口。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張猛告訴本報記者,俄羅斯女作家古澤爾·雅辛娜、科幻作家盧基揚年科等的作品在中國暢銷,完全是靠作品魅力吸引大眾讀者。

融合創(chuàng)新,推進人民相知相親

5月7日,習近平主席向“和平薪火 時代新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和蘇聯(lián)偉大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中俄人文交流活動”致賀信。習近平主席強調(diào):“加強人文交流,對增進相互理解、弘揚睦鄰友好、夯實雙邊關系發(fā)展的社會民意基礎,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優(yōu)秀文學作品如一方沃土,為戲劇、影視等其他文藝形式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和內(nèi)容,并通過視聽語言的轉(zhuǎn)化,給受眾帶來更豐富的體驗。中俄兩國藝術家一直從兩國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創(chuàng)作新的作品,推進兩國人民相知相親。

羅季奧諾夫介紹,2023年普斯科夫普希金模范話劇院演出了莫言的《蛙》,2024年廖一梅的《戀愛的犀牛》、曹禺的《雷雨》等在俄羅斯劇院上演并受到廣泛歡迎。2025年1月,實驗京劇《狂人日記》在北京首演,劇作大膽地將果戈理和魯迅兩位作家創(chuàng)作的《狂人日記》小說融為一體。編劇、導演梧桐選取了兩部作品的核心元素,以京劇的表演程式呈現(xiàn)了一場跨國文學對話。

1962年,中央歌劇舞劇院(現(xiàn)中央歌劇院)在國內(nèi)首度以中文上演普希金長詩改編的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今年4月,中央歌劇院又與俄羅斯雅羅斯拉夫爾州文化部、費奧多爾·沃爾科夫俄羅斯國家學術戲劇院、俄羅斯和平基金共同打造了新一版《葉甫蓋尼·奧涅金》,俄羅斯指揮執(zhí)棒中國樂隊,兩國歌唱家同臺演出,為觀眾帶來一場新的藝術盛宴。

去年9月以來,根據(jù)中國當代作家劉震云作品《我不是潘金蓮》改編的同名話劇在俄羅斯國立民族劇院演出,創(chuàng)造了場場爆滿的成績,至今仍然熱度不減。劇院官網(wǎng)顯示,未來兩個月的票皆已售罄。中式妝造和舞臺布景,搭配俄羅斯演員的俄式演繹,讓該劇深受觀眾喜愛。

“對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們需要去深入了解”“不同國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紅之別,而無高低優(yōu)劣之分”……中俄兩國在文學領域交流互鑒的更多故事正在不斷上演,為兩國不斷深化人文交流、人民相親,樹立新型國家間關系典范提供肥沃的土壤。

(本報莫斯科5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