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新時代文學批評新人培育計劃”啟動儀式暨“新媒介時代與文藝大眾化”學術研討會在河南新鄉(xiāng)舉行
4月19日,由《當代作家評論》編輯部主辦、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承辦的首屆“新時代文學批評新人培育計劃”啟動儀式暨“新媒介時代與文藝大眾化”學術研討會在河南新鄉(xiāng)舉行。
河南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秦法躍出席活動并致辭。他代表河南師范大學向與會人員表示熱烈歡迎,希望此次會議的召開能為新媒介時代文藝大眾化的發(fā)展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監(jiān)事長、沈陽師范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所長、特聘教授孟繁華,沈陽師范大學文化與文學所副所長、特聘教授賀紹俊,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福建師范大學文藝批評中心教授南帆,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蘇州大學資深教授王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國際寫作中心執(zhí)行主任張清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教授王彬彬,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復旦大學教授郜元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中山大學教授謝有順,杭州師范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洪治綱,《當代作家評論》主編韓春燕,鄭州財經(jīng)學院黨委書記、河南師范大學教授馬治軍等專家學者,首屆“新時代文學批評新人培育計劃”入選者、“青年儲備人才”代表,以及河南師范大學師生等6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啟動儀式由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趙黎波主持。
新時代以來,中國文學批評在批評主題、批評對象、批評理論資源、批評方法和批評范式等方面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為培育文學批評新人,助力批評家成長,推動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發(fā)展,2024年6月,《當代作家評論》發(fā)起首屆“新時代文學批評新人培育計劃”。該計劃以已初顯自身文學批評風格,在某一研究領域產(chǎn)生一些影響力,展現(xiàn)出良好的學術潛力與成長性的“90后”青年學者為主體,兼顧“80末”青年學者, 研究方向以文學批評為主,文學研究為輔,兼顧文學創(chuàng)作能力,力求研究領域的多樣性、前沿性和交叉性。經(jīng)過初審、復審、外審和終審程序,最終,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尹林、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劉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學院講師劉月悅、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講師劉欣玥、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研部副研究員李壯、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研部副研究員劉詩宇、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講師、山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邵部、廈門大學中文系講師胡行舟、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講師韓欣桐入選首屆“新時代文學批評新人培育計劃”。
首屆“新時代文學批評新人培育計劃”導師與入選者合影
該計劃實行一對一導師制,丁帆、孟繁華、賀紹俊、南帆、王堯、張清華、王彬彬、郜元寶、謝有順、洪治綱成為首批10位入選者的資深學術導師。后續(xù),《當代作家評論》還將邀請入選者和導師參與相關學術活動以及重點選題和欄目策劃,圍繞入選者的研究方向、研究重點,召開系列學術工作坊,并以專輯形式刊發(fā)。啟動儀式上,由導師一對一向入選者頒發(fā)證書,并贈送親筆寄語。
為扶持青年學者成長,鼓勵青年學術創(chuàng)新,《當代作家評論》還在“新時代文學批評新人培育計劃”評審基礎上又選出30人,開啟《當代作家評論》“青年人才儲備計劃”。
啟動儀式后,召開了“新媒介時代與文藝大眾化”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新媒介語境下的文藝大眾化理論”“新媒介形態(tài)與大眾文藝的形式和內容”“新媒介時代的文藝大眾主體”“新媒介時代的文藝接受范式”“數(shù)字大眾文藝的實踐探索”等議題展開研討。(辛文)
“新媒介時代與文藝大眾化”學術研討會現(xiàn)場
與會者合影
(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