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山水一城情——港澳臺作家廣西采風(fēng)作品選 廣西的一場意外旅行
北京剛?cè)攵蟮貪u入蕭條,應(yīng)中國作協(xié)的邀請,我和來自港澳臺的作家代表一同到廣西省會南寧參加中國文學(xué)盛典,并展開采風(fēng)之旅,感受少數(shù)民族文化創(chuàng)作的豐富成果,與愛文字的同好交流,實在是忙碌日常之中的一場溫暖而美好的意外旅行。
廣西,對我來說,有點熟悉但又很陌生。雖說在藝術(shù)圈工作這么多年,認識不少來自柳州、南寧等地的藝術(shù)工作者。2024年,由我籌劃的海峽兩岸青年文創(chuàng)藝術(shù)交流“元宇宙探戡隊”的隊員中,也有來自廣西的青年學(xué)生,但我從未來過廣西,因此出發(fā)前我就決定為這趟旅程,帶上積極探索之心,套句時下年輕人的用語,這是一個為I人施上E人的咒語。
南寧是這次旅程的第一站,駿馬獎頒獎晚會之后,大家對少數(shù)民族作家得獎作品都有認識之外,也了解到每個作家豐沛易感的內(nèi)心和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在此后的行程中,大家很自然地開始交流暢談,當然也可能是前晚頒獎典禮前的團體大合照,那根熱情火花的線已經(jīng)被點燃了!
此趟旅程在前往柳州才算正式開始。第一站等著我們的是三江侗族自治縣的程陽八寨景區(qū),它由八個自然村寨組成,依山傍水小橋人家。村寨的建筑格外吸引我,比鄰而建的屋舍,特別讓人想一探究竟。內(nèi)心這個想法還沒表達出來,一下巴士迎面而來的一場火塘家宴,邀請我們感受一下侗族迎客的“最高禮遇”。這進門可是有規(guī)矩的,得先對歌。主人們唱歌歡迎,賓客們也得禮尚往來,來首歌回應(yīng)方可進門。
門前的阿哥阿姐一開口就是嘹亮嗓音,唱完迎賓曲,到港澳臺的作家們回禮了。我腦子里閃過了《高山青》的曲調(diào),于是當下管不上長途車旅勞累與饑腸轆轆,回以不算優(yōu)美但仍嘹亮的聲音,不假思索地唱出:“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這廂算是回禮了。
一進屋就是滿桌的豐盛菜肴等著我們,本以為圍著火炕旁的小板凳坐下后,可以立刻祭上五臟廟了,沒想到侗族朋友請客儀式感滿滿:吃飯前先茶后酒轉(zhuǎn)個兩圈。這可不是人站起來轉(zhuǎn)喔,是一碗茶搭上一只筷子,一碗接一碗傳下去,交給鄰座之人,等大家手中都有這茶了再一起喝完。接著是一碗酒也搭上一只筷子,換個方向再傳給鄰座,等大家都有了酒,再度一起干完,如此,大家都得了一對筷子,也“餐前過招”了,就可以正式就餐。這個餐前儀式太歡快了,迅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還沒開始吃飯,已經(jīng)笑到合不攏嘴。
“ 有人要體驗‘高山流水’嗎?”
聽見這句,我的E人人格驅(qū)動我立馬舉手起身大喊:“我!”
從高處倒下的酒,經(jīng)過一個個酒器,最后流到賓客面前的杯子里,就著杯飲盡酒。重點在于迎賓曲唱得越久酒就倒得越多,客人那杯酒就喝得越多。歌不停,酒也不停,也就喝不停呀!
在大家的注目下,我依著歌聲完成了“高山流水”的任務(wù),也贏得了掌聲。說真的,這體驗感真不錯,甜甜的酒也很好喝。我的旅行探索體驗帶動了興致,又有兩位伙伴接著參與體驗,不亦樂乎。
在程陽八寨村里,我們還了解當?shù)鬲毺氐纳鐣蛻B(tài)及建筑特色,寨村中的鼓樓前婦女們穿著傳統(tǒng)服裝穿梭在村寨中,還原織布的景致,還有喊住我們邀請對歌的侗族姑娘;寨村另一邊,我注意到了許多特色民宿和賣水果蔬菜的小攤,有著扎實的生活痕跡。依山傍水的小樓前,望著遠山晴空,我想起正在推動的適合當代中國特色的田園生活的方案,也許這里可以結(jié)合寨村特質(zhì),讓民族文藝特色更加凸顯。
當新的一天又開始時,我們已從三江的侗族程陽八寨到了融水的苗族夢鳴苗寨。
與程陽八寨不同,夢鳴苗寨給人感覺更為外向活潑。年輕的姑娘小伙唱歌跳舞迎賓,現(xiàn)場教學(xué)分男女對唱山歌,拉開了一連串體驗活動。
苗寨里姑娘們端起了竹竿,跳起了竹竿舞。打從我小學(xué)起,學(xué)校土風(fēng)舞課里,竹竿舞就是其中一堂課嘛。另外兩位臺灣作家跟我一樣,和苗族小姑娘們一起跳起來。雖然還是很緊張怕漏拍被竹竿夾了腳,但竹竿敲地的聲音喚起了小時候的身體記憶,我們都跳得不錯,輕松過關(guān)。
而同行的澳門作家還體驗了苗寨姑爺?shù)慕巧堇[,表白、求婚及成親的過程。不知他當時的心情如何,但作為觀眾的我們可入戲了,還頻頻為他留影紀念。
侗族和苗族之旅之后,我與同行董老師及瓦老師在回南寧的路途上,討論了許多關(guān)于臺灣各少數(shù)民族和侗族及苗族文化的異同之處,這趟旅程探究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特色,的確讓我大有收獲。
除了這兩個寨村,我們也奔向大自然,去了茶山。當我們在茶園間漫步,拍照,追夕陽時,山頂上的觀景樓里有個特別有情調(diào)的小哥彈著吉他唱歌,還邀請大家跟他一起唱,品一品當?shù)氐牟柘?。那瞬間我有點恍惚,覺得這個時空感好熟悉,以為自己到了臺灣苗栗,小哥親切的笑容,讓我感覺到溫暖。
回到南寧,登上青秀山俯瞰了南寧市的樣貌。在這么一座城市植物園里,天然芬多精,特有的鐵樹園區(qū),還有媲美普羅旺斯的花?!诓煌穆肪€中享受天然氧吧,與自然為伍,這才是都市生活真正的奢侈品吧,南寧人民的幸福指數(shù)真的太高了。路邊的棕櫚樹、電動機車、老城區(qū)街道商鋪的調(diào)性和相似的濕度溫度,讓我恍惚以為來到臺北的中永和地區(qū);新城區(qū)則更具先進性;加之東盟其他國家的美食和各種文化融合,南寧的確是個多元又有趣的城市。
這次采風(fēng)體驗之旅,是一次很美好的交流。如果說有什么意外收獲,我想應(yīng)該是來自不同地區(qū)的作家們以文會友,收獲彼此的真心情誼。再就是無論三江、融水或是南寧,最美好的不僅是風(fēng)景,而是一路相伴的友人,以及所到之處的熱情。
當然,這只是文化交流的起步,任何舞臺都有新曲目的空間。廣西除了自身獨有的文化風(fēng)貌之外,還擔(dān)負著與東盟諸國共融交流的文化使命。希望再訪時,無論是南寧、三江、融水、柳州或是桂林,都會有新的蛻變,我也期望有機會帶上我的創(chuàng)意內(nèi)容,一起去探索廣西之美,分享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