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鳴:關于公開課
大概在二十七年前,《北京文學》曾組織了一個欄目《世紀觀察》以“憂思中國語文教育”,展開了對中學語文的一場大討論,當時影響很大,《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都有轉載。
二十幾年過去了,當下中學語文是個什么樣的狀況,我覺得,有著三十九年教齡的教師,我有自己的體會,或者說認識。
我的小說《公開課》,寫了一個小王老師,她開語文公開課。那么,在開語文公開課這個活動在中小學非常地普遍,它對年輕教師的成長,包括評職稱啊等等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質量(衡量標準)。但是現在公開課的固定評分標準,有權威專家的比較武斷的規(guī)則。所以,當這個海外歸來的中文系比較文學專業(yè)研究生,她在《老人與?!返墓_課上,她沒有遵守規(guī)則,按照自己的喜好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大家都為她捏了一把汗。所有的師生都為這節(jié)課叫好,它浪漫、自由、有個性,以至于來聽課的專家老師也給了它很高的評價。
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大家都意識到了公開課評價標準的問題。大家,其實每個人,包括評委老師,包括制定規(guī)則的人,他們都渴望能看到一節(jié)新鮮的、充滿生命力的公開課。只不過勇敢地開這樣的公開課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但是呢,我相信,每一代青年教師中總會有一兩個站出來說真話、站出來上自己喜歡的語文課。那么,公開課的模式、標準,終將因為事實而改變。我寫的是公開課,其實在別的領域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有些陳舊的規(guī)則,有些僵化的思想,已經成為一種桎梏,嚴重妨礙了事業(yè)向前發(fā)展,嚴重妨礙了年輕人對事業(yè)的愛好和從中汲取幸福感。那么,說真話的那個小孩,不會永遠消失??傆幸恍┱f真話的小孩子,會被大家所接受。
這就是我寫這個中篇小說的出發(fā)點,我希望新的一代年輕人能勇敢向前,打破很多前輩們制定的桎梏,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