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影視、戲曲“二創(chuàng)”網文,為何火,受何困
來源:上觀新聞 | 施晨露  2024年12月11日09:57

“如果網絡文學是一部小說里面的主角,這部小說的時代背景就是互聯網時代。而網絡文學作為這部小說里的主角一定會有一個特質:創(chuàng)新探索。”上海作協簽約作家、上海網絡作協理事君天說。

“近期頒發(fā)的‘五個一’工程獎第一次單列網絡文藝類別,10部作品中有3部是網絡文學作品,對網絡文學寫作者是一種激勵?!鄙虾>W絡作協副會長、七貓中文網簽約作家匪迦說。

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上海市作家協會主辦,華語文學網承辦的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上海研究培訓中心第八期高級研修班近日在上海市作家協會華飛文學創(chuàng)作基地舉辦。研修班尾聲,一場“網絡文學+”跨行業(yè)合作新生態(tài)圓桌討論會,讓網絡文學作家和影視、戲劇、游戲、出版等不同行業(yè)代表坐在一起,共同探討網絡文學如何與各產業(yè)有效融合,催生全新的文化生態(tài)與合作模式。

“互聯網時代的文學要具有時代性,就不得不網絡化,隨著技術發(fā)展,我們都要跟著版本去適應、去創(chuàng)新。比如我們現在常說的互聯網文藝、網劇、短劇,都是如此,面對版本迭代,與其被動跟隨,不如主動出擊?!本煺f,“守正創(chuàng)新”應該成為網絡文學的標準血脈,守正就是繼承經典血脈,創(chuàng)新就是順應時代,突破自我。

“在網絡文學剛開始的論壇時代,今何在有一部作品叫《悟空傳》,影響非常大。我看了這部作品之后寫了《三國兵器譜》,在那個時代,同人小說就是創(chuàng)新。如今各大平臺里,那些源自四大名著和日本動漫的同人文好看嗎?確實好看,但文學價值、社會價值并不是特別大。所以說,創(chuàng)新本身是具有時效性的。不同類型的文學要相互學習,純文學向民間文學學習,向類型文學學習,網絡文學向嚴肅文學,向傳統經典學習,文脈共通,殊途同歸。”

“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者在整個網絡文藝生態(tài)鏈中,可以理解為文本或素材提供者,通過跨行業(yè)合作形成有聲、圖像、影視、游戲等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作為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者,我們期待自己的文本、作品能實現更好的轉化,放大社會影響力,一方面需要產業(yè)鏈的配合,另一方面要提醒自己不能完全憑興致創(chuàng)作,在源頭上要考慮后續(xù)如何實現更有利的跨行業(yè)合作。”匪迦說。

已有《好事成雙》《好團圓》兩部影視改編作品的網文作家陳朗正是如此踐行的?!拔?3歲開始創(chuàng)作,4年里寫了幾部作品。我清楚自己不是耐力型的選手,如果一部作品寫到百萬字以上,以我目前的能力無法駕馭,因此嘗試從‘窄文’進去,選擇自己擅長、有市場、有前景的賽道。我寫《雙喜》(改編為《好事成雙》)時,在傳統文學的寫作方式中加入網絡文學的優(yōu)勢,寫出了一部適合版權改編的小說。我把自己定位成一個‘to b’的作者,版權公司比較喜歡什么樣的題材、什么樣的題材比較容易改編,電視觀眾比較喜歡看什么樣的文學作品,我就往這個方向努力?!?/p>

什么樣的網絡文學作品容易得到版權方的青睞?上海廣播電視臺影視辦副主任賈瑞明分享,“從現實題材類別來說,我們往往更看重IP本身飽含的生活細節(jié),而不一定是戲劇性。戲劇性是編劇在后期劇本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夠改編的。網絡文學更具互動性、更接地氣的特質,決定了其作為獨特現實題材的創(chuàng)作優(yōu)勢,特別是網絡文學作者往往帶著各行各業(yè)的知識、視角、邏輯進行創(chuàng)作,作品與作者的經歷、情感密不可分,生活氣息濃郁?,F實題材影視劇和網絡文學的雙向奔赴,不僅是一股創(chuàng)作的新潮流,一定會呈現出整體強勢崛起的態(tài)勢?!彼嘎叮诙虅〉母偁帀毫ο?,影視公司目前也在關注中篇小說賽道,特別是第一視角的故事。

越劇《甄嬛》劇照

“從文本的意義上來說,小說和戲劇都是文學的,但兩者美學特征完全不同,有各自的藝術規(guī)律。2013年,上海越劇院根據流瀲紫小說《甄嬛后宮傳》改編的越劇《甄嬛》推出后獲得觀眾喜愛,兩年內我們接連創(chuàng)作了《甄嬛》上下本,每每一開票就售罄,至今越劇《甄嬛》仍然是我們市場票房最好的劇目之一?!鄙虾T絼≡焊痹洪L呂祥說,越劇《甄嬛》的成功有很多因素,首先是扎實的網絡文學基礎,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復雜豐富的人物關系,為其他藝術門類的改編提供了極大可能,其次因為流瀲紫是越劇迷,不僅分文不取將小說獨家改編權給了上海越劇院,并擔任該劇文學顧問,給予極大信任和二創(chuàng)空間?!斑@對前期較難進行市場化運作的戲曲院團而言,是非常大的鼓勵。改編網絡文學作品為舞臺劇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我們既要尊重原著,保留精髓,考慮廣泛的受眾基礎,也要確保改編作品仍然是一部越劇。小說和電視劇長于鋪排情節(jié),越劇藝術擅長的是抒情,在改編上我們刪繁就簡,盡力忠實原著的基礎上,凸顯越劇以情動人的特點。在二刷、三刷、一路追隨這部劇的觀眾中,既有越劇戲迷,也有原著粉絲,更有因為越劇和網絡小說結合被圈粉的新觀眾。”

呂祥表示,上海越劇院近年來一直關注網絡文學發(fā)展,期待找到新的契合越劇改編的作品,不斷拓展越劇的表現題材,擴大觀眾群,探索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但在實踐中依然有一些難點。首先是授權,希望建立常態(tài)長效的機制,在藝術生產的源頭發(fā)現好題材,同時提升優(yōu)秀網絡文學作品的能見度,“戲曲院團也在努力走市場,但與其他藝術門類相比,創(chuàng)作制作經費來源有限,在版權方面是否有可能形成不同類別授權的費用范圍或支出模式,進一步打通網絡文學作品的舞臺再生”;其次是創(chuàng)作轉化本身的難度,“網絡文學作品往往具有龐大的價值觀和復雜的人物關系,如何在有限的劇場空間和舞臺時間內清晰呈現,又能體現出舞臺藝術本身的特色,是二創(chuàng)中的一大難點”。她透露,上海越劇院近期已在進行一些合作嘗試,在努力理解原作精神主題風格和核心價值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好的網絡文學作品要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養(yǎng)分,傳統戲曲對其的舞臺轉化好似同時吸取古今文化之精髓,完成一次尊重傳統、呼應時代的再創(chuàng)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