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的異代知音
黃宗羲入清之后,對抗清復明之舉已經(jīng)絕望,于是決意不仕,獨處窮鄉(xiāng)僻壤,數(shù)十年致力于明代遺獻征輯與選編??禑浫哪辏?695),年邁八秩的黃宗羲終于以一人之力,完成了皇皇巨著《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的編纂,成為迄今規(guī)模最大、保存明代遺獻最完整的明文總集。
除編纂《明文?!分?,黃宗羲還另編有《明文案》《明文授讀》二書,這三種總集可稱黃宗羲的“明文三書”。它們是一個密切相關(guān)的總集系列,但又各自獨立,不能互相替代。三書的編纂有個過程。起先,黃宗羲纂輯有明一代之文為《明文案》,后又得昆山徐乾學傳是樓藏書,得到未見文集三百余種,于是在《明文案》基礎(chǔ)上增益為《明文海》。后來黃宗羲之子黃百家因為《明文?!肪磬品?,又請父親另選一本《明文授讀》。簡要地說,《明文?!肥窃凇睹魑陌浮返幕A(chǔ)上編纂而成,但對《明文案》不是完全保留,是有所取舍的。《明文授讀》雖選自《明文?!?,但一些選文又超出《明文?!分?。三書的編排差異及選文變化,反映其不同的編纂目的,體現(xiàn)出黃宗羲編選明文這一過程的豐富性。
《明文?!吩趯W術(shù)史上具有特殊的價值。宋代以來,為本朝或前朝編纂一代文獻已形成一種文史傳統(tǒng),也是許多文士追求的功業(yè)。如宋代姚鉉編《唐文粹》、呂祖謙編《宋文鑒》、元代蘇天爵編《元文類》等。《明文?!凡⒉皇堑谝徊?,也不是最后一部明人總集。在黃宗羲之前,已有明人程敏政《明文衡》、舊題袁宏道《明文雋》、何喬遠《明文征》、陳錫仁《明文奇賞》、陳子龍《明經(jīng)世文編》這類明人總集。在他之后,也有清代徐文駒《明文遠》、薛熙《明文在》等。但是,《明文?!愤x輯范圍之廣,規(guī)模之大,遠超于《唐文粹》《宋文鑒》《元文類》等前代選文總集?!睹魑暮!芬?guī)模也超越以前所有的明文選本。許多明人的本集已散佚,其中一些重要文章賴此得以流傳,《明文?!房胺Q明文總集之冠。四庫館臣評價《明文?!?,“可謂一代文章之淵藪。考明人著作者,當必以是編為極備矣”(《四庫全書總目》《明文?!诽嵋!睹魑暮!返闹匾?,并不只因為其規(guī)模大,更在于其內(nèi)涵豐富。明代三百年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shù)等活動,以至民間信仰、風土人情,無不在其書里得到充分反映。所以《明文?!肥且徊垦芯棵鞔?、歷史、社會、學術(shù)、文學重要文獻,其學術(shù)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黃宗羲在耄耋之年獨力完成《明文海》的編纂,近乎是一個奇跡。即使在當代優(yōu)越的條件下,要以一人之力,匯編全明一代文章,仍然是難以完成的任務。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出版錢伯城先生主編的《全明文》,但只出版了兩冊。中華書局1987年影印涵芬樓藏鈔本《明文?!匪陌侔耸?,又據(jù)浙江圖書館藏《明文海》鈔本與四庫全書鈔本加以比勘和補輯,中華書局的影印本對于傳播《明文?!菲鹆撕艽蟮淖饔谩5@些鈔本未經(jīng)整理,存在許多殘闕誤漏之處,閱讀起來仍有很多困難與障礙。黃靈庚、慈波點校的《明文?!?0冊,近800萬字,最近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對于文史界而言,確實是個好消息。
黃靈庚先生整理《明文?!罚哉憬瓐D書館的清康、雍間鈔本為底本,以四庫全書文津閣、文淵閣、文瀾閣鈔本,日本靜嘉堂文庫所藏清乾隆年間鈔本,涵芬樓藏清鈔本等為參校本,對全書做了深度整理。同時,從《明文案》《明文授讀》二書中輯出《明文?!肺词罩?,由慈波教授整理。整理本附有“選文作者索引”,各個時期,各位作者入選篇數(shù)一目了然,索引對研究明代的作家作品以及黃宗羲編選三書的思想傾向與文學旨趣都很有益處。《明文?!氛肀镜某霭?,對于推動明代文化研究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古籍整理在本質(zhì)上就是今人與古人的對話。這種對話,首先需要對語言文字層面的了解,深一層的是對文化、政治、制度方面語境的了解,如果再深一步,便是對古代著述者隱而不露的思想的理解,這種理解包含了整理者的闡釋與創(chuàng)造。黃靈庚先生整理《明文?!返耐瑫r,也與黃宗羲進行穿越時空的學術(shù)對話?!睹魑暮!氛怼肚把浴?,洋洋五萬余言,堪稱《明文海》的專題研究和導論。它系統(tǒng)論述明代政治面貌、學術(shù)特征、文學嬗變及遺民意識,對《明文?!穫鞒星闆r做了全面、細致、精密考述,糾正了前賢諸多疏誤,填補了浙東學術(shù)史與明代文獻史研究的一些空白。從這個角度看,黃靈庚《明文?!氛?,也是在探索一種有思想含量的文獻整理方式。
黃靈庚重在探求黃宗羲作為明代遺民的情懷與《明文海》的文獻特質(zhì)。他認為,《明文?!肥且徊繑⒄f一代政治利弊得失、追述一代學術(shù)軌跡、集一代文學的淵藪以及抒發(fā)遺民黍離悲情的文章總集。黃靈庚把黃宗羲所編纂的《明文海》,當作一代之史書,從中尋找“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旨趣,即從文獻收集與編選中讀到黃宗羲獨特的思想意圖。
在黃靈庚看來,黃宗羲編纂《明文?!?,背后有存一代之書、立一家之言的動機。雖然,選家和作者不同,但總集肯定會體現(xiàn)出選家的眼光與旨趣。古代有些文章總集的確是可以立一家之言的,像蕭統(tǒng)的《文選》就是一部能體現(xiàn)一家之言與一代文章風氣的總集?!段倪x》的編者自序,就很明確地表明個人編纂的目的與時代的審美風尚。但由于時代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黃宗羲編纂《明文?!窌r有許多禁忌與顧慮,此書既沒有序文,也沒有跋語。甚至,在黃宗羲其他著述中,也沒有論述到《明文海》的編輯宗旨與目的。對于一部花了多年編輯的巨著而言,黃宗羲對于《明文海》編纂主旨有意無意的“留白”,其中的原因,值得品味。古人對詩歌有“墨光四射,無字處皆有字”的妙評,這也適合對于《明文?!肪幾胫髦嫉脑u價。黃靈庚先生的重要貢獻就是為《明文?!繁砦㈥U幽,在此書所“不言之中”,品讀出了黃宗羲內(nèi)心的千言萬語;在無字之處,看到“墨光四射”。
由于《明文?!肪幾胫髦忌畈夭宦叮蛟陔[約有無之間,這既有很大的闡釋空間,也有很大的闡釋難度。黃靈庚的表微闡幽就是通過知人論世的方式,以黃宗羲所處的時代及其生平與思想傾向為《明文?!肪幾胝Z境,與《明文?!匪d文章,內(nèi)外互證,加以推斷,頗多發(fā)明之論。下舉數(shù)例略加說明。
黃靈庚認為,《明文?!返妮嬩洝㈠噙x,原則上是以明代重大政治事件為取舍的,凡涉乎朝廷重大政治事件以及關(guān)乎國家朝廷命運的文章必錄。比如,明代三百余年間有二大事,一是邊患,二是河患。以“漕運”及“治河”二事為例,可以看出黃宗羲《明文?!啡绾芜x文,如何編次,又如何體現(xiàn)其存明文遺獻,表達其政治見解。
黃靈庚透過《明文?!匪x文章,看到明代學術(shù)中心與文學中心的分野,即彰顯了明代浙東是學術(shù)的中心,而蘇吳是文學的中心的現(xiàn)象。正德、嘉靖時,王守仁標舉“心學”,至于極盛,浙東的學術(shù)氣息非常濃烈,遂成為明代中晚期學術(shù)中心。黃靈庚認為,道學興而世教正,民心純而士氣振,在國家存亡危急之秋,往往有道學節(jié)義之士紛然而出。明人說到蘇吳人物之美,往往列舉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鏊、唐順之等人為例,這些都是以“風流文雅”“富有篇章”見稱的文士,很少有以道學標榜者。
《四庫全書總目》評論《明文海》說:“明代文章,自何、李盛行,天下相率為沿襲剽竊之學,逮嘉、隆以后,其弊益甚。宗羲之意,在于掃除摹擬,空所倚傍,以情至為宗?!秉S靈庚更一步以《明文海》所選文章的數(shù)據(jù),力證此說?!睹魑暮!愤x輯前、后七子之文,數(shù)量并不是很多。前七子除李夢陽14篇外,何景明、王廷相各7篇,王九思5篇,康海4篇,徐禎卿、邊貢各1篇;后七子王世貞13篇,吳國倫8篇,宗臣5篇,徐中行2篇,盟主李攀龍只有5篇,謝榛、梁有譽竟然落選,一篇也不選?!斑@個統(tǒng)計數(shù)字,可知黃宗羲并不認可或尊崇前、后七子的名聲及其文學地位?!边@些實證性的數(shù)字,是比較有說服力的。
關(guān)于《明文海》抒發(fā)遺民黍離悲情,這是一個比較敏感也難以證實的問題。黃靈庚把黃宗羲的思想與《明文?!肺谋緝烧呓Y(jié)合起來,互相印證。他認為,黃宗羲正處明清異代鼎革之際,如何對待滿族人新崛起的皇朝,其二十余年抗清復明的具體行動,已經(jīng)表明了態(tài)度。他在抗清失敗以后,選輯《明文?!芳从袊酪?、夏之辨的意圖,本質(zhì)上是表現(xiàn)其遺民意識?!睹魑暮!酚幸恍┯涊d抗清志士的事跡,謳歌民族氣節(jié)的文章,還有數(shù)量較大的記載或議論文天祥以及宋末厓山事跡和南宋遺民活動內(nèi)容的文章。黃宗羲通過《明文?!返倪x文諷喻當世,表達其遺民情結(jié)與黍離之悲。
文獻整理工作當然首先是文獻本身的準確。即通過審定、???、輯佚、辨?zhèn)巍它c、目錄、索引等工作,整理出可靠的版本。但是,古文獻整理也是一種可以出思想的工作。這需要有學術(shù)的功力,需要獨到的眼光與有穿透力的識力。劉勰曾經(jīng)說過:“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靈庚先生堪稱黃宗羲《明文?!返漠惔?。他不僅整理了《明文海》,為當代讀者了解明代政治、經(jīng)濟、學術(shù)、文學等提供一個可靠的文本,而且闡釋了黃宗羲隱在的思想,擴展了黃宗羲思想研究領(lǐng)域。黃靈庚指出《明文?!匪哂械呢S富意義與內(nèi)涵,其所論是很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最近,我有時在想,數(shù)字人文的出現(xiàn),為古籍整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是一種挑戰(zhàn),會不會有哪天,計算機可以完成古文獻整理的絕大多數(shù)工作? 從這個角度看,有思想含量的文獻整理,就顯得更為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我和黃先生接觸不多,但非常敬佩他,其特殊的治學之路富有傳奇性。他曾在窮鄉(xiāng)僻壤的中學長期任教,治學條件極為艱難,卻在《楚辭》研究與文獻整理上,做出一流的學術(shù)。在我的印象中,黃先生一直精力彌滿,學術(shù)創(chuàng)造力驚人。五月間,黃靈庚先生惠贈《明文?!?,他在扉頁上用蒼勁古直的字落款“八十翁靈庚奉”,我才想起黃先生也進入杖朝之年了。真正的學者內(nèi)心總有一些特別的情結(jié)。黃靈庚的治學,前期是楚辭情結(jié),后期則是鄉(xiāng)邦情結(jié)。黃先生約用了十年整理《明文?!?,其間克服了許多困難。黃先生此書出版后,我曾發(fā)信表示祝賀,他用微信回復道:“希望別太高,水平有限,會有標點斷句失誤,請多批評。此書耗費精力,蓋減壽三年。”這當然是黃先生的謙虛與詼諧之辭,但我完全理解文獻整理之難?!睹魑暮!窙]有刻本,只有各種抄本,要一一經(jīng)眼,傳抄之中字跡模糊不清或有訛誤,需要利用各種鈔本逐個核對審定,這對于一位八旬的老者,此中的辛苦,是可以想象的。但《明文?!氛硎枪Φ聼o量的名山事業(yè),其出版既是造福學界的喜事,也應該是令黃先生身心愉悅的美事。愿以此文祝賀黃先生,為先生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