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王凱:軍營生活是一座文學富礦
來源:人民日報 | 王凱  2023年07月25日09:01

從初學寫作到今天,我寫的作品都是關于軍營和軍人的。說得具體一點,寫的幾乎都是戍守戈壁大漠的基層官兵。有時候,我也會感覺題材有些單一,想去嘗試寫點別的主題。可一旦準備動筆,腦海中浮現(xiàn)的,必定仍是那些佇立荒原的營盤,仍是那些熟悉的軍人面孔,仍是漠風中的河西走廊和巴丹吉林沙漠。

作為一名軍旅作家,身處今天的中國和今天的軍隊,應該去書寫什么?我想,這不僅與時代有關,與文學有關,更與和平年代軍隊的意義與軍人的價值有關。我一遍遍地從自己的生命體驗中去思索、追問這些意義與價值。

從軍30年,我先后在基層和機關工作過,帶過幾茬兵、見過許多人、走過不少地方,擁有無數(shù)難忘的回憶。軍營的生活與記憶充實了我的生命,塑造了我的性格,也提供給我豐厚的寫作素材。我想寫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生活,更是我們這一代軍人的生活。在我看來,遼闊的戈壁大漠不僅是很好的武器靶場和戰(zhàn)術演訓場,同樣也是絕佳的文學現(xiàn)場和心靈試驗場。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更能清晰看到軍人的相聚與別離、堅守與抉擇,感受和平年代不為社會所熟知的軍營生活與軍人內心。我試圖在作品里探究年輕軍人如何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精神成長,如何在時光和風沙的磨礪中找到生活的意義,如何在不為人知的環(huán)境中堅守職責。這聽上去可能有點老生常談,但未嘗不是我們每個人都面臨的生活課題。

2019年冬天,我前往內蒙古某訓練基地參加拉動演練,在草原上度過了難忘的幾個晝夜。那幾天我住在演習場的卡車上,最低氣溫達到零下20攝氏度,除了凌厲的風和翻涌的思緒,包括肢體、感官在內的一切似乎都被凍結了。身體受了一番罪,卻帶給我別樣的生活體驗。我后來根據(jù)這次任務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中篇小說《荒野步槍手》。開始寫作的過程并不算順利,主要是里面缺少一個真正的主人公,所以來來回回開了好幾次頭都進行不下去。直到有一天,我腦海里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年輕戰(zhàn)士的形象,那個戰(zhàn)士有點像我在演習場見到的幾名戰(zhàn)士,但又不全是,他身上似乎還有我在連隊帶過的兵或者在漫長軍旅生活中接觸過的那些士兵的影子。他們身懷絕技又樸實善良,身處集體又個性鮮明,換句話說,小說中的中士“龐慶喜”就是用我心里無數(shù)個士兵的側影共同勾勒出的一個新的士兵形象。有了這樣一個士兵的模樣,我知道這部小說可以寫下去了。

很榮幸,中篇小說《荒野步槍手》獲得了第八屆魯迅文學獎。這讓我再一次體會到,生活是時間之河的水流,是生命之樹的枝葉,是歷史長卷的注解,是時代影像的顆粒。生活的豐富性決定了文學的豐富性,每一種生活都適合文學生長,軍營生活亦然,關鍵在于,我們是否真正融入并嘗試去理解這種生活。只要肯沉下身子潛心開鑿,軍營生活永遠是一座文學富礦。

軍旅文學有著宏闊的創(chuàng)作天地。這兩年,我一直把改革強軍大潮中普通基層官兵的生活與情感作為書寫對象,因為我覺得這是當下軍旅生活中最有溫度、最有質感也最吸引我的那一部分。當然,這些快速變化的生活常常溢出固有的經(jīng)驗,所以需要我盡自己所能地去處理看似零散但異常新鮮的素材,也需要不斷在生活中感受、尋找和鉆探。前不久,我又前往部隊體驗生活,置身火熱的訓練場,鉆進轟鳴的裝甲車,撫摸新型的戰(zhàn)斗機,登上威武的驅逐艦,和年輕的官兵促膝交談,讓我深深感到改革強軍大潮的澎湃力量和軍旅生活的強烈脈動。生活就在此處,而文學也正在其中。

(作者為軍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