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全職媽媽開始決定寫作 ——《柚子向前沖 去農(nóng)村》作者云畫專訪
時隔多年,那一瞬的頓悟云畫記憶猶新?!拔覇栴I(lǐng)導,如果我辭職,能不能很快找到替換的人。答案是:可以。那一刻我明白了,在職場,你再怎么兢兢業(yè)業(yè)、忠誠優(yōu)秀,每個人都是可以被替代的?!?/p>
在正式?jīng)Q定當全職媽媽之前,云畫有十余年的媒體從業(yè)經(jīng)驗。記者、編輯這個職業(yè)在外人看來工作時間靈活、頗受人尊重,云畫卻在孩子4歲、自己30多歲正值壯年的時候,僅用一周時間思考便決定辭職。促使她下決心辭職的契機是,有一次周末在家加班,因為工作量大,需要爭分奪秒,又不能受干擾,只好鎖著門。沒過一會兒,孩子就在門外喊:“媽媽,媽媽?!痹飘嫽貞浀?,“我每次打開門,他就看看我,然后又把門關(guān)上。我看著孩子懂事的眼神特別心疼,到底做這一切是為了什么呢?”
幾乎每個全職媽媽在成為母親之前都曾擁有一份職業(yè),無論薪水高低、熱愛與否,都是一個女性在社會立足的標志,也是一份社會認同和心靈歸屬??僧敽⒆映錾?,需要有人作出犧牲回歸家庭時,多半是母親承擔這個角色。正如云畫所說,任何職位都可以找到替代者,只有媽媽才是無可替代的。然而,全職媽媽的辛酸和無奈,或許只有她們自己才懂。云畫表示,“全職媽媽”這個“職業(yè)”比她想象得要辛苦100倍:沒有薪水,全年無休,重復性勞動居多,平凡瑣碎,沒有成就感,不被尊重,而這是社會上大部分家庭主婦的現(xiàn)狀。
事情從2020年開始有轉(zhuǎn)機。那時候孩子已經(jīng)8歲,家庭生活步入有條不紊的軌道。云畫回憶起自己小學六年級便開始在《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少年文藝》等文學刊物發(fā)表文章,那時候的激動與喜悅?cè)缃褚琅f記憶猶新。來北京上大學,畢業(yè)之后,又一直從事文字工作?!艾F(xiàn)在的我江郎才盡了嗎?”每到孩子入睡的夜晚,她常在心中自問。曾經(jīng)的文學夢,再度在云畫心里萌芽、生長。在一次親子活動中,云畫遇到一位作家朋友,她鼓足勇氣拿出一篇文章發(fā)給她,讓她看看自己是否具備創(chuàng)作小說的能力。沒想到作家朋友看完后大為贊嘆,“她說我的文字細膩、柔軟又很清澈,非常能打動人”。家人看完她的文章后,也鼓勵她嘗試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受到作家朋友和家人的雙重肯定,云畫重新拾起了手中的筆。
雖然曾經(jīng)從事文字工作,也在陪伴孩子讀繪本、童書的過程中汲取了很多營養(yǎng),可是從零開始創(chuàng)作的過程比云畫想象的要艱難得多?!惰肿酉蚯皼_ 去農(nóng)村》這本書,她寫完第一遍后又推翻重來,前后反復修改7次,直至第9稿才定稿。“遇到最困難的一件事情是寫第一稿時,完全像一個人在沒有礦燈的情況下,在長長的黑暗隧道中摸索的感覺?!?/p>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終生的學校,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伴隨一生的。云畫決定自己要寫的第一部小說主題就是關(guān)于原生家庭對于成長的重要性,這也是她多年來育兒積累的思考和經(jīng)驗表達?!半S著社會競爭的加劇,現(xiàn)在的父母在對待孩子上更加‘用心’,這是好事,但難免‘用力過猛’,這種‘猛’又會帶來孩子承受力變?nèi)醯纫幌盗行睦韱栴}。”云畫觀察到,周圍的很多父母依舊秉持“我都是為你好”這種傳統(tǒng)思維,很少反思自身,缺乏“自省力”,云畫最初的創(chuàng)作念頭正是想寫一本孩子和家長都可以看的童書。
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的云畫,對鄉(xiāng)土風情非常熟悉并有深深的眷戀。于是她的第一本童書,就把主人公——7歲的男孩柚子帶去了農(nóng)村過暑假。柚子是個膽小內(nèi)向的小男生,他有一個開明但脾氣急躁的爸爸,一個有耐心但有輕微潔癖的媽媽。爸爸媽媽經(jīng)常吵架,這讓柚子非??鄲?,他也因此變得更加膽小自閉了。柚子到農(nóng)村后,結(jié)識了又黑又壯的“鐵塔大伯”、盲童葉香香、“冰雪女王”沐沐,還有“一號偵察兵”豪豪和他的死黨狗剩。他們跳土墻、“偷襲”養(yǎng)雞場、在大鐵盆中洗澡、去西瓜地啃西瓜、當“小郵遞員”、勇闖“怪屋”……這一切讓柚子體會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大膽”和“自由”。與此同時,柚子一家久違的和諧與溫暖也在這個夏日蕩漾開來。
小說是一門虛構(gòu)的藝術(sh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談及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虛實關(guān)系,云畫表示,《柚子向前沖 去農(nóng)村》整個故事是虛構(gòu)的,但個別人物是有原型的,部分素材也有生活來源,比如“坐動車”和“在科技館差點走丟”情節(jié)是云畫家真實發(fā)生過的。但主要來自于一些生活感受而非“事件”。她表示,在這本童書里藏著很多“隱喻”,比如為了讓小說充滿詩意而虛構(gòu)出“兔子洞”“藍色鐵皮房”“白楊樹”“雨中的喇叭花”等。但主人公柚子在農(nóng)村的故事都是虛構(gòu)的,因為生活本身是非常平淡溫馨的,根本構(gòu)不成充滿情節(jié)的“故事”。
在書快寫完的時候,云畫看到央視正在頒發(fā)“2020年度中國好書獎”,“其中陶勇醫(yī)生的隨筆集《目光》獲獎了,這位醫(yī)生很善良,為盲人帶去了光明,卻遭受了意外重創(chuàng),令人感慨。于是我決定在自己書中增加一位虛構(gòu)的人物——盲童葉香香,以此致敬陶勇醫(yī)生,讓更多的人關(guān)愛盲童。當然,他并不認識我”。
成長小說作為兒童文學的經(jīng)典類型,已有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問世。云畫的《柚子向前沖 去農(nóng)村》與其說描寫了小男孩柚子從膽怯到勇敢的成長過程,不如說是寫出了家長在教育理念上的突破——這是孩子的成長過程,更是父母的成長過程。
很多生活在都市里的母親,或許都有和柚子媽媽相似的經(jīng)歷:無微不至地包辦孩子的飲食起居,每一步都謹小慎微,長時間的神經(jīng)緊張也造成了與孩子父親乃至其他家庭成員的摩擦、矛盾,導致家庭關(guān)系緊張,從側(cè)面加劇了孩子的心理問題。直到去農(nóng)村老家“歷練”后,孩子和父母都獲得了成長。故事的結(jié)尾,我們欣喜地看到柚子突破自我、成功攀巖,并順利升學,整個家庭氛圍也從此更健康和諧。
雖然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頗有心得,但和所有的媽媽一樣,云畫也有無力、焦慮的時刻,這時,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的一種觀念支撐著她,“教育的四個關(guān)鍵詞是——閱讀、尊重、自由和家長的表率作用。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這幾個詞,你的教育就做得又美又好了。”云畫發(fā)現(xiàn),當她把這些用到孩子身上后,確實起到神奇的效果,“難關(guān)”自然也就過去了。
作為全職媽媽的云畫,寫作只是在保證孩子的正常起居和家庭的良好運轉(zhuǎn)后的“副產(chǎn)品”,然而這卻是她作為個體的“人”,“生命中最能突破自己、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文學助她實現(xiàn)疲累生活中偉大的夢想,同時也療愈著一個中年人的瑣碎日常。如果把理想比喻成一束光,那么文學就是這束光,照進她的生活,讓一切變得不一樣。然而云畫明白,僅僅擁有夢想是不夠的,還需要付諸行動。要學會制定目標并分解目標,然后一點點地去實現(xiàn)它。
當問到“做媽媽”和寫書沖突的時候,她將如何選擇?云畫平靜地回答,“我會選擇‘做媽媽’,寫書的時間另外去補。畢竟‘人’比‘事’重要,當然,我會提前安排好寫作時間,盡量少發(fā)生沖突?!?/p>
她想對所有用自己全部的愛給予孩子和家人的全職媽媽說,“就算全世界都不理解,你也要為自己驕傲,因為你放棄了一切來愛自己的孩子,這是很偉大的。雖然你生活的圈子很小,但是你思想的圈子不能小。要跳出這個身份,用一個‘人’的身份來衡量,在這個地球上,要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存在。這個‘姿態(tài)’包含外表和心靈,然后找到自己閃光的地方,去把它做好。當你把‘自我’完善得很好,也就相當于言傳身教,不僅成就了自己,也成為了孩子的榜樣?!?/p>
所以,“柚子向前沖”系列,云畫還會繼續(xù)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