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 >> 美術動態(tài) >> 展訊 >> 正文
“以女性藝術家為展覽對象,不是一個逞奇炫異的好題目,在燦若夏花的群展、個展中時常入眼。而所謂‘花樣年華’的主題,也看似繁花似錦,然極易繁華損枝。如何將這樣的展覽設計得媚而不俗、華而有實,如何讓被動貼上女性主義標簽的藝術家們獨立而有思想地集合,倒是一個難題。 ”正是這來自“花樣年華”的挑戰(zhàn),讓展覽學術主持傅怡靜和展覽總監(jiān)董慧萍匯集了草間彌生、蔡錦、陳曦、陳暄等17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于12月5日至2016年1月15日在北京望京SOHO高更畫廊策劃了“花樣年華——女性藝術家藝術形態(tài)生長展” ;北京展覽結束后,該展還將巡展至加拿大溫哥華。
傅怡靜梳理近代以來中國藝壇女性藝術家的經(jīng)歷,認為“潘玉良、方君璧、蔡威廉、關紫蘭、孫多慈等新文化、新思想下成長起來的藝術家當仁不讓地樹立女性藝術家地位,馨香一隅” 。而直至改革開放后,周思聰?shù)热藢⑴、蔡一輩的女性意識重新接續(xù);但中國女性藝術真正的“滿園芬芳” ,還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創(chuàng)作隊伍的大幅增容、藝術形態(tài)日趨多樣,當代女性藝術家終于探尋并逐漸建立起擁有自主話語權的藝術表達,凸顯出一種獨立的美學品格與精神指向。
從這一點出發(fā),策展方以國內外女性藝術家的藝術形態(tài)生長為展示核心,參展藝術家大多是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高?蒲袡C構的教學科研人員,她們在各自的專業(yè)領域均已形成獨立藝術語言,展覽選擇她們面對不同的生存環(huán)境與人生際遇,運用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與表現(xiàn)材料,以豐富多彩的藝術語言、感性純粹的藝術直覺展現(xiàn)出藝術形態(tài)的“生長”過程。展覽同時廣涉多種藝術形式,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攝影、首飾設計、服裝設計、家具設計等藝術門類集聚一堂,從中可以對不同專業(yè)的女性藝術家體驗、攝取、表現(xiàn)的方式進行比較研究。展示作品中,既有藝術家的經(jīng)典力作,如呂越作品《女紅》 、蔡錦的風景油畫、章燕紫的新水墨,也有首飾藝術家滕非的攝影作品《三十秒光陰》 、姜杰的紙上作品等。